手机自动播放的新闻推送掐断幻境:"本市旧货市场惊现1998年警局证物袋,
内藏人类牙齿……"林染盯着新闻视频里一晃而过的警徽编号,
突然冲向玄关挂着的老式信报箱。铁锈里粘着半张1998年的物业缴费单,
背面用褪色红墨水写着:证物室07柜。
缴费人签名处画着朵五瓣栀子——与她昨夜在镜角裂痕发现的涂鸦完全一致。
正午十二点的钟声带来更诡异的置换。林染刚把第十一颗玻璃珠嵌进油画里的少女眼眶,
盒中立刻浮出一颗染血的替代品。而被她绘在画布上的栀子花开始以十倍速度凋零,
枯萎声像无数小指甲刮擦玻璃,现实中的花枝则在眨眼间化作焦炭。台历就在这时渗出血珠,
四月页蜷缩成口腔形状,吞掉她无意滴落的绿颜料。"别记录时间。
"某个意识直接在她视网膜上灼烧出这句话。林染发狠地撕下四月日历按在镜面,
血液渗透纸张形成新字迹:当年今日。镜中世界在此时发生倾斜。
少女时代的林小栀正趴在案头写日记,梳妆镜映出的却是2023年的房间。
当林染意识到这是跨越时空的镜像重叠时,
镜外的她已经抓起手机拍向桌面——1998年的桃木书桌上,
水晶镇纸压着半张《春城日报》,社会版头条标题被血指印糊住,
但"衣柜藏尸"与"银链"几个字仍在闪光灯下显现。手机相册突然开始自动删除照片。
就在最后一张照片消失前,
林染发现报纸边缘蜷缩着半枚指纹——和她今早在铁盒内壁拓下的某个血指纹完全重叠。
某种冰冷的战栗驱使她翻开房东签的合同,在乙方签名处,"赵庆山"三个字的落笔走势,
竟与报纸上"初步排除他杀"的记者签名系出同源。夜色降临后,珠子的数量开始倒数。
林染嚼着薄荷糖清点第二十三次时,衣柜深处传出纸张撕裂声。原先摆放铁盒的绸缎衬布下,
慢慢渗出1998年款蓝黑墨水,在木板上勾勒出人体轮廓:蜷缩的少女,
左手紧攥银链吊坠,右手食指伸向某处虚空。她跟着虚影的指尖...